美元稳定币法案:链上霸权的序幕
撰文:Sanqing
稳定币立法破冰:GENIUS 法案通过参议院程序性投票
【华盛顿,2025 年 5 月 19 日】—美国参议院于周一晚间以 66 票赞成、32 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指导法案》(GENIUS Act)的程序性投票,为该法案的最终通过扫清了最大障碍。这一法案为稳定币在美国的发行、储备、赎回、合规和消费者保护设立了联邦层面的全面监管框架。
该法案原本因涉及前总统特朗普家族的加密业务利益而遭遇政治阻力,5 月初未能进入表决程序。经过对条款的修订后,新增了对外国发行人限制、禁止大型科技公司主导稳定币发行等内容,部分温和派议员转而支持,使得法案得以突破参议院 60 票的程序性门槛。预计本周将进行参议院最终投票,随后送交众议院审议。
法案概览:以「稳定」为名,行监管之实
GENIUS Act 明确稳定币为「承诺以固定金额赎回、用于支付结算的数字资产」,排除央行数字货币与银行存款等形态。
GENIUS 法案核心条款速览表
该法案通过后,Circle(USDC)、PayPal(PYUSD)等合规稳定币发行商将受益,而像 Tether(USDT)及多数 DeFi 结构性稳定币项目(如 RAI、USDe)可能面临美国市场的合法性危机。
背景深化:链上美元的确权时刻
从结构上看,GENIUS 法案不是对稳定币的容忍,而是对美元主权在区块链空间的制度化确认,是数字货币的美式扩张。它通过合法化合规稳定币的方式,将美元发行权延伸至 Web3 生态:链上结算单位虽由 Circle 发行,本质却是「链上美元清算银行」。
这意味着:
-
美元成为链上所有资产定价基准,主导权继续掌握在美联储体系;
-
合规稳定币获得清算特权,其他算法稳定币和结构性金融代币将被边缘化或退出美国市场;
-
Web3 正在丧失其作为「独立价值体系」的可能性,逐渐被纳入美元霸权的数字延展。
GENIUS 法案让区块链从「货币中立平台」逐渐变成「美元的结算附庸」。
对 Web3 与去中心化金融的深层影响
去中心化愿景 vs 合规现实
1. DeFi 收益型资产被边缘化:
禁止「付息」意味着结构性稳定币难以存续。sDAI、USDe 等设计受限,可能面临证券化风险,DeFi 核心业务逻辑受到侵蚀。
2. KYC 合规倒逼 DApp 中心化:
稳定币使用的合规性将迫使 DApp 引入 AML/KYC 机制,从而违背去中心化设计初衷,DAO 可能不得不在法律上设立代表实体。
3. 稳定币市场高度集中化:
USDC 与 PYUSD 等拥有美国监管「护照」的稳定币将吸收市场流动性,新项目成本陡增、创新门槛提高。
4. 链上协作单位难以形成闭环经济:
如 PAYFi 等试图构建非锚定价值单位的结构性项目,将因缺乏法币出口而难以获得主流用户信任,闭环经济面临信用瓶颈。
5. 「金融反抗实验室」正在收编为「数字美元接口」:
GENIUS 法案代表着 Web3 不再被视为对旧秩序的威胁,而是被迫成为其基础设施的子模块。这是霸权不是被颠覆,而是被「协议化延展」。
结语:从灰区货币到许可金融,Web3 的下一步是妥协?
GENIUS 法案是稳定币立法的里程碑,更是「美元作为全球价值锚」的链上确权。短期看,它提升了合规清晰度,为机构进场打开绿灯;长期看,它构筑的是一道价值系统的防火墙,让 Web3 越来越像 TradFi,而越来越不像它原本要替代的那个世界。
如果说比特币曾梦想打破主权货币的垄断,那 GENIUS 法案则宣告:
货币没有被重构,只是上了链;Web3 没有获得自由,只是换了监管人。
(责任编辑:经济时评)
-
辨析:吴没有明说,但是联系上下文大概可以看懂,意思是平台出于自己的需要,在吹这个风,在把创业者往坑里带。...[详细]
-
我们都有这个经验,就是一样商品买回家,如果不常用,那么在需要用的时候,基本是两种结果:要么你忘了放在哪,要么你根本忘了你还有这个商品,于是又去买了一个。...[详细]
-
飞奔扑入一个新的赚钱领域,让大鳄们吞噬一空的例子实在太多了。...[详细]
-
因此,我们才有自信做到零免赔,60%报销。...[详细]
-
The Bitcoin memory block with a height of 860080 takes 73 minutes to produce
我们通过用户评论截图、制作H5等方式来做传播,在拉新方面表现很棒。...[详细]
-
濮阳网站建设重点说说 首先,网站做好之后,就需要研究关键词。...[详细]
-
就像我前面所讲的,棋牌行业并不是真的零门槛,找到合适的市场,正确的推广方式,才能找到属于自己遨游的那片海。...[详细]
-
2025年全球十大虚拟币交易平台排名 10大最专业的货币比特币平台排名
抓准时机并在已有的技术基础上建立趋势是发展业务的好方法之一。...[详细]
-
对于融资到达后期的创业公司以及面临上市的“独角兽”们而言,私募估值的虚高所产生的泡沫已经开始逐渐爆破。...[详细]
-
不同的年龄阶层对此的评论差异很大,但不可否认这个H5基于洞察、多种年轻化元素的呈现,是一个现象级的大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