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最新报告:比特币挖矿能源结构已悄然改变
撰文:DSBatten
编译:叮当(@XiaMiPP)
编者按:剑桥替代金融研究中心(CCAF)发布了最新版比特币挖矿可持续发展报告,给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新数据:目前有 52.4% 的比特币网络算力来自「零排放」能源。而在上一次的报告中,这一比例还只有 37% 。换句话说,比特币挖矿在能源结构上的「绿色转型」进度,远超很多人的预期。
如今,比特币网络已经:
-
有一半以上算力来自零碳能源
-
碳排强度低于多数行业
-
设备回收率超过 86%
-
甲烷减排正在产生实质影响
以下内容是@DSBatten 对本次报告的重点摘要,由 Odaily 星球日报进行编译:
完整报告阅读:https://www.jbs.cam.ac.uk/wp-content/uploads/2025/04/2025-04-cambridge-digital-mining-industry-report.pdf
注:研究团队首次对 49 家真实运营中的比特币矿企做了深入调查,不再只是用老旧模型来推测数据。这让整个报告的可信度大大提高,也让我们对比特币挖矿的能源使用方式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一、 26% 的挖矿来自「离网」电力,绿色能源更常见
一个很重要的新发现是,全球有 26% 的比特币挖矿算力来自「离网」能源(即不接入主流电网的能源)。这些矿场大多建在电力成本更低、接近清洁能源产地的区域,比如水电丰富的山区、风能强劲的高原、地热资源充沛的地区,甚至还有直接用天然气余气发电的。
相比之下,早期的报告大多默认挖矿就是「上网」行为,忽视了这部分「离网」矿工的存在。而实际上,离网挖矿反而更有可能使用可再生能源或废能利用方式,对环境的影响相对更小。
二、碳排强度大幅下降,比许多传统行业都低
在碳排放方面,这次报告给出一个最新估算:比特币网络每度电产生的碳排为 288.2 克 CO₂e/kWh。这个数值已经比很多大型传统产业要低,而且和独立研究员 Daniel Batten 的估值(266 克)也非常接近,说明数据基本靠谱。
更重要的是,比特币全网的年度碳排总量约为 3980 万吨 CO₂e,这个数值比很多人想象的都要低,而且过去四年基本没有显著增长。这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
-
挖矿机器本身效率越来越高,单位能耗的算力越来越强;
-
越来越多矿工主动迁移到使用清洁能源的地区。
三、甲烷减排手段开始显效, 5.5% 排放已被抵消
除了「用什么电」之外,挖矿行业正在开始用一些更「激进」的减碳手段。比如,一些矿企直接使用油气田中「本来要被烧掉」的天然气余气(Flare Gas)来发电挖矿。这样一来,不但挖到了矿,还避免了甲烷直接排入大气。
将这种「负碳能源」计算进去后,比特币网络的净排放降到 3760 万吨 CO₂e,比最初的数据再降了大约 5.5% 。这部分减排贡献,已经不容忽视。
四、矿机回收率高达 86.9% ,电子废弃物处理优于多数行业
很多人会担心,比特币挖矿设备更新快,会不会产生很多电子垃圾?这次报告也对这个问题给出了回应:
-
86.9% 的设备被回收、转售或再利用,并没有直接报废;
-
只有 3.2% 的企业没有专门的电子废弃物管理方案。
这说明比特币挖矿行业在环保这块的意识,其实比外界想象的要高得多。
五、挖矿设备越来越高效,很多人低估了这点
剑桥团队还特别提到,很多过去批评比特币「耗能高」的观点,其实忽略了一个关键变量:设备效率一直在进步。
从早期的 CPU/GPU,到 ASIC 专用芯片,每一次迭代都会带来单位能耗的算力提升。就像当年评论互联网「太耗电」的人没考虑摩尔定律一样,现在也有不少人忽视了矿机进步带来的能效革命。
六、比特币的「非法用途」正在减少,而不是增加
报告还对比特币在非法活动中的使用情况做了说明:数据显示,用于非法用途的比例在 2019 年达到峰值,绝对数量在 2022 年见顶,如今两个指标都在下降中。
这份报告是对比特币「污名化」认知的一次正面纠偏。它打破了「比特币=化石能源」这种过时的印象,也为政策制定者、监管机构、媒体提供了新的事实基础。
(责任编辑:经济时评)
-
如果 XRP 保持主导地位且全球加密货币市值达到 40 万亿美元,XRP 的价格可能会达到什么水平?
地图上有三条分路,是充分考虑到了游戏的可玩性之后得出来的结论,一条、两条所能带来的变化太少,四条变化又太多,三条看上去比较好,就先试试三条路,没想到,用户反馈确实好。...[详细]
-
东华软件:股票交易异常波动,连续 3 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 20%
如果要做更多,那就是看他有没有李彦宏或者周鸿一的能力,获得更多的流量。...[详细]
-
元素周围留白越多,它就越容易被聚焦。...[详细]
-
后来我第二轮融资的时候,公司和投资人签署完具有双方约束法律效应的SPA(正式投资协议文件),一起给媒体提供了融资信息后,投资款最终照样没到齐。...[详细]
-
反观我们的产品,在服务商端,他们的确有强烈的转型升级的需求,但是,在企业端,这个方面的管理需求却并不强烈,特别是我们面向的中小企业,对于这样的产品,基本都属于可有可无的状态,或者说它并不是企业的刚需&...[详细]
-
最终他们做出了选择,但其实做出选择的并不是他们,而是用户,他们唯一需要选择的,就是到底是跟着用户的需求走,还是要强行改变用户的习惯来适应他们,最终他们选择了第一种,并且在后来的无数次的选择当中,都坚持...[详细]
-
基康仪器2016年8月25日公布的2016年半年报显示,公司营收、净利双双下滑,净利润由1358.37万元猛降至323.94万元,同比下降76.15%。...[详细]
-
最近听了很多传统媒体人的产品和建议,我每次都想用一句话去总结——木匠永远认为月亮是木头做的。...[详细]
-
这意味着,厂商们仍旧需要在研发上投入海量资金。...[详细]
-
于是,碧桂园一下子成了学区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