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z领投2500万美元,0xMiden要在你手机里跑一条隐私链
最近的大盘横着走,热点不多,散户情绪也谈不上亢奋。但越是在这种「看不出方向」的时候,聪明的钱往往已经悄悄动了起来。尤其是在那些被反复讲过、甚至一度被认为「炒不动」的老叙事中。
今年 4 月 29 日,隐私区块链 0xMiden 官宣拿下 2500 万种子轮融资,由 a16zcrypto、hackVC、1kxnetwork 领投,Finality Capital Partners、Symbolic Capital 等参投,个人投资者包括 Avery Ching(Aptos Labs CEO)和 Rune Christensen(MakerDAO 创始人)。
0xMiden 主打的是「边缘区块链」的概念,目标是让应用在处理交易时,既可以选择公开透明的路径,也能一键切换到隐私模式,在不牺牲扩展性的前提下实现隐私保护,项目背后是加密投融资数据平台 CryptoRank 的孵化支持。
看到它在 ZK 和隐私叙事里被大佬围着投,我有点好奇:这个项目到底踩中了哪个关键点,让资本一拥而上?0xMiden 它和 Aztec、Zcash 这些早就做隐私的项目又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理解一件事:现在的区块链,其实非常「不隐私」,但如果你一味追求隐私,又会把可扩展性和合规性全牺牲掉。
所以隐私链这个方向,过去几年虽然一直有声音,但始终没跑出来一个「能用、可扩、还不被监管一刀切」的解法。
现在,0xMiden 试图换一个视角重启这个难题。
一条不联网也能跑的隐私链
0xMiden 自称是个「边缘区块链」(edge blockchain),听起来有点像边缘计算那套,其实核心意思是:智能合约不再都丢给链来算,而是用户在自己的设备上本地执行,算完了打包成一个 ZK 证明,再广播到链上验证。
换句话说,每台设备都像一个「小型区块链节点」,自己计算、自己证明,只把结果告诉链,让链帮你验证。这种模式下,链的角色不再是「苦力」,而更像一个「裁判」,你说你算对了,那你得拿出能验证的证明来。
这个模式有几个核心变化,所有执行都本地完成,执行都在本地完成,链的负担非常小,扩展性自然强。生成的 ZK 证明是轻量级的,不像 zkRollup 那种超级重的批量证明,适合终端设备自己搞定。默认是隐私的,但开发者可以选择哪些计算公开,哪些保密,灵活切换,适配不同场景。
说到底,它想造的不是一个大而全的 Layer1,而是一种链和设备之间的新交互方式,像随身钱包一样随身跑智能合约。
这和现在市面上大热的隐私链有些明显区别,比如 Aztec 主打「ZK-rollup+加密 EVM」,依旧是把所有用户交易 rollup 到一起处理,排序器也很中心化,本质上还是 Layer2 思路。Fhenix 用的是 TEE + 同态加密,更偏向硬件信任 + 加密存储,ZK 并不是主角。
0xMiden,则是从底层逻辑上走了一条「ZK-first + 本地计算」的路线,强调灵活、轻量、终端友好。
简单讲,0xMiden 的执行是「去中心化」的,甚至可以离线执行、离线生成证明,再统一上传结果。你的手机、浏览器、AI 芯片,未来都可能变成跑智能合约的小节点,ZK 帮你保证计算正确,链只管验结果。
为什么大佬们愿意砸钱?
早在 2021 年,a16z 就投资了 0xMiden 创始人 Bobbin Threadbare 的早期项目,当时项目尚属 Polygon Miden 的一部分。此次 2025 年 4 月 29 日的 25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a16z 的再次参与,凸显其对 Bobbin 团队的长期信心。
团队方面,0xMiden 由 Bobbin Threadbare、Dominik Schmid 和 Azeem Khan 创立,三人都曾服务于 Meta 的区块链团队,具备深厚的零知识证明和区块链开发经验。
0xMiden 最初是在 Polygon Labs 下开发的项目,并于 2025 年 3 月 31 日分拆为独立实体,此次融资被视为「团队重组+独立融资」。分拆后,0xMiden 专注以太坊 zk-Rollup 隐私解决方案,CryptoRank 作为孵化方,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但技术开发主要由团队独立完成。
0xMiden 是继 Avail 和 Privado ID 之后从 Polygon 分拆出来的第三个项目。Polygon Labs 联合创始人 Sandeep Nailwal 在一份声明中说:「它计划将其原生代币的约 10% 空投给 POL 持有者和质押者,直接奖励帮助其发展的生态系统。」
从投资角度看,0xMiden 的吸引力在于它的 ZK 本地计算模式,这代表着 ZK 的未来趋势。与传统的 Rollup 不同,它不是链的替代品,而是作为隐私插件补充开发,提供灵活的隐私选项。
项目状况
同时,Miden 已经上线了实用的开发工具,开发者能开始编写真实的智能合约,远离那些仅停留在概念阶段的项目。更重要的是,它的设计支持「默认隐私、可选择公开」,在合规上也有一定空间。
目前主网还没上线,但 VM 和 SDK 已经在 Github 开源。他们给的 roadmap 是这样的:
·Miden VM 开源(已完成)
·开发者工具包 SDK 发布(已完成)
·测试网上线(预计 2024 年 Q3)
·主网上线(最早可能在 2025 年初)
现在已经有部分开发者在用 Miden VM 写 demo 合约,比如本地投票、设备日志校验、游戏内资产操作等场景。但要真正「破圈」,可能还要等一个像「本地版 Friend.tech」或「AI 模型运行市场」这样的「杀手级」应用场景。
隐私区块链,为啥又火了?
这个叙事不是新的,但最近确实又有点回温,核心原因是三个。
首先,监管压力在持续上升。全球范围内,对加密身份和资产流动的监管正变得越来越严格,无论是链上 KYC、钱包黑名单,还是交易所合规化,都在不断压缩「绝对匿名」的生存空间。反而是面向机构、合规友好、可控范围内的隐私需求正在升温,尤其是在企业级场景中,选择性隐私成了刚需。
其次是 ZK 技术终于「落地可用」了。过去几年,ZK 一直停留在「技术炫技」的阶段,又贵又慢、开发难度大。但随着 STARK、SNARK 等技术的成熟,证明生成和验证成本持续下降,让 ZK 从「理论上的未来」变成了「可以实打实跑起来的现实」。
第三,AI 区块链应用的兴起,越来越多的 AI 计算、数据上链、边缘推理等场景落地,原本局限于交易隐私的需求开始向「数据隐私」、「模型隐私」扩展。
这类应用对隐私的要求不再是「全链黑箱」,而是「本地计算 + 选择性加密」,也就是所谓的局部隐私。
而老牌隐私项目,如 Monero、Zcash,一方面只支持简单交易,另一方面被监管紧盯,主打「绝对匿名」的路线已经越来越难走。
所以,新的机会来了,不是搞绝对黑箱,而是搞「本地计算+选择性隐私」。
这轮隐私叙事,会不会从「本地开始」?
隐私链这个方向,不会短期爆发,但一直缺一个真正能跑的方案。
Aztec、Fhenix 们还在搞「链上隐私」,而 0xMiden 想把这个叙事带到「链下」设备端、自主运行、选择性上链。
这个角度其实是 ZK 的下一个自然演化方向,也符合「AI+链」、「数据主权」等未来趋势。如果这个故事能讲通、产品真能落地,那 0xMiden 可能会成为下一个值得关注的「隐私计算基础设施」。
当然,前提是,它真能撑到主网上线的那一天。
(责任编辑:新股)
-
回头再看看这两个妄想,为什么我说它们都是妄想。...[详细]
-
他要做的就是把驾照拍张照,立即可以把车开走。...[详细]
-
摘要:从P2P共享租车转型电动车分时租赁,友友用车在烧完2000万美元融资后一夜消失?在接到用户的爆料后,记者实地走访了友友用车的几个办公地点,发现早已人去楼空。...[详细]
-
ouyi稳定币APPv6.5.8下载-芝麻交易所ouyi交易所2023抢先下载
我们签约进来的服务商,他们一方面抱着希望通过我们的产品实现转型升级的幻想,但一方面,他们大多又对我们心存防备,担心我们盗用他们的客户信息,担心我们那天突然就倒了,导致他们损失客户。...[详细]
-
而微信指数主要是帮助大家了解基于微信本身的某个关键词的热度,比如某一个事件频繁在公众号、朋友圈中出现,过去我们只知道这个词可能要火,但没有具体的数值来把‘火’的程度表现出来。...[详细]
-
两千个聪明地址数据归纳以太坊 Meme 大赢家特征:钻石手还是 PvP
这意味着,当与疑为心理变态者交流时,以文本为基础是最好的方式。...[详细]
-
这些生意通常离老本行不远,比如体育节目制作、解说以及赛事组织与策划。...[详细]
-
今天我们看到的小米手机上的各种“黑科技”,也差不多都是在那段历史转折期开始动手的。...[详细]
-
群脉 首先新媒体所需的超高流量和所拥有的庞大数量级的受众对一个极其健壮的功能系统的需求很强,只有功能健全的大数据支持与分析平台,才可以保障正常的业务运营并降低系统风险发生的概率。...[详细]
-
特斯拉概念31日主力净流出19.67亿元,银邦股份、格力电器居前
3月15日消息今天微软推送了最新的Win10一周年更新正式版累积更新14393.953,不过在升级系统重启后我们在更新状态页面可以看到,微软已经向正式版用户预告Win10创意者更新正式版即将发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