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比上月翻倍涌入!南向资金10月净买入约840亿 消费股关注度骤增
财联社10月31日讯(编辑 冯轶)港股10月行情今日收官,南向资金累计成交17258.95亿港元,环比9月大幅增加约七成,相比8月更是放大近200%。本月累计净流入高达838.15亿港元,环比上月也接近翻倍。
短线而言,由于9月底增量政策信号及政治局会议定调,市场对10月行情期望始终相对高涨。
南向资金每日净流入强度也有所提升,整个10月单日净流入超50亿港元的就有10个交易日。
而长期趋势上,自去年7月起,南向资金已连续16个月保持净流入,期间累计流入7826.90亿港元。
具体到行业来看,10月南向资金对消费股兴趣大增,非必需性消费类行业获净流入近300亿港元。
此外,医疗保健、必需性消费类行业也分别获得117.69亿港元及15.67亿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资金对大金融行业延续了今年以来持续流入的趋势。而从行情观感来看,10月较为活跃的主要以券商、保险股为主,上半年不断新高的银行股关注度较低。
另一方面,原材料、能源、电信等上半年资金关注较多的高息红利概念则明显遇冷。
个股方面,截至10月31日的近一个月内,南向资金
大幅净流入:阿里巴巴-W(09988.HK)228.43亿港元;小米集团-W(01810.HK)65.16亿港元;中芯国际(00981.HK)58.68亿港元。
大幅净流出:美团-W(03690.HK)84.37亿港元;中国海洋石油(00883.HK)37.22亿港元;香港交易所(00388.HK)20.69亿港元。
投资要点
阿里巴巴-W本月累跌14.05%,短线资金延续流入趋势,前5日加仓3657万股。
小米集团-W本月累涨18.67%,短线资金加速流入,前5日加仓9387万股。
中芯国际本月累涨29.74%,短线资金出以流入为主,前5日加仓147万股。
美团-W本月累涨6.10%,短线资金持续流出,前5日减持270万股。
中国海洋石油本月累跌6.39%,短线资金连续流出,前5日减持1898万股。
香港交易所本月累跌4.72%,短线资金仍以流出为主,前5日减持82万股
10月31日,南向资金成交634.80亿港元,当日净流入约26.83亿港元。其中沪港股通净流入21.17亿港元,深港股通净流入5.66亿港元。
交易所数据显示,10月31日南向资金:
大幅净流入:协鑫科技(03800.HK)2.37亿港元;小米集团-W(01810.HK)6.60亿港元;融创中国(01918.HK)0.59亿港元;第四范式(06682.HK)0.54亿港元;上海电气(02727.HK)0.43亿港元。
大幅净流出:美团-W(03690.HK)4.27亿港元;吉利汽车(00175.HK)4.15亿港元;中国海洋石油(00883.HK)2.47亿港元。
协鑫科技今日涨3.61%,短线资金加速流入,前5日加仓4.75亿股。
融创中国今日涨7.51%,短线资金仍在加速流出,前5日减持6977万股。
第四范式今日涨24.95%,短线资金连续流入,前5日加仓724万股。
上海电气今日跌8.39%,短线资金仍以流入为主,前5日加仓8317万股。
吉利汽车今日跌5.27%,短线资金仍以流入为主,前5日加仓1.37亿股。
(责任编辑:经济时评)
-
2007年8月31日,CryptonFutureMedia推出了虚拟女性歌手软件初音未来,并在之后赋予了她一个充满未来感的萌系外表。...[详细]
-
2014年12月我们将发展重心迁移到App短信验证码,这个时机把握得稍稍晚了一点,但是我们团队的各项能力和市场的需求刚好对上了。...[详细]
-
这里有个有趣的例子,就是无印良品在日本诞生的时候,本身这个品牌在日文中意为“无品牌标志的好产品”,即这个产品在其包装和设计上都没有品牌形象的突出或露出,所以人们可以没有负担...[详细]
-
这类的公司都是在这个上面做文章,给能提供知识产品化的人和焦虑的人搭建桥梁做一个工具。...[详细]
-
比特币强势反弹突破10.4万!以太坊大户增持超百万,山寨币迎布局良机
“友友的业务关闭了?” “对,业务关闭了,明天早上公司会有正式通告,可以看通告,我现在确实不方便。...[详细]
-
(点此申请) 也就是说,有原创能力的优质站点会在新闻源优先展示,原先数据库形式的收录展示废除后,势必将有一大批新闻源站点被剔除。...[详细]
-
“如果以上的资源统统都没有,那就不要进入这个行业了。...[详细]
-
这三种形态并不是互联网的发明,但因为互联网而变得更具有价值,因为互联网能够打破空间和时间限制,从而扩大了这些形态的应用可能性。...[详细]
-
1992年,张兰租下了北京东四大街一间102平方米的粮店,开起了“阿兰酒店”,为了能让酒店更具特色,她一个人跑到四川郫县,带了一帮当地的竹工上山砍竹子,用火车把13米长碗口...[详细]
-
早在1997年,当时张兰的三家酒楼每日的营业额就达到了150多万元,她就陷入了极大的矛盾之中:“是继续赚钱还是做一个品牌出来?” 一番思索之后,张兰还是把三家酒楼都卖了出去,...[详细]